一曲英雄主义的颂歌
[2008-7-23]

作者:张友文
来源:转载
点击数:4838


               ——评郝泽军诗歌《蒋敏,我们将记住你的名字》


  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诗歌仿佛找不到栖息之地。中国诗坛虚假诗人丛生,诗歌常常遭遇公众的集体冷遇和嘲讽。汶川地震发生后,远离人民的诗歌成了灾难面前最适合表达情感的文学载体。6月12日,新华网内蒙古频道·内蒙古公安网公安文化栏目刊发了郝泽军先生的诗歌《蒋敏,我们将记住你的名字》。该诗饱含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催人泪人。
  此首诗歌虽然不能像长篇叙事诗那样结构宏伟、任情挥洒、气势磅礴地反映生活中大起大落的洪波巨涛;也不能像史诗那样从整体上、全局上去包揽重大题材,囊括时代的风云,描绘社会复杂的变革,再现人生漫长的旅程,然而它是作家思想的折光,是其情感的流云。它能以奇巧的构思,通过一个局部、一个侧面、一个镜头、一个人物蒋敏来反映时代精神,颂扬警察意识,畅言心志,做到以一驭万。
  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闻一多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事实上,一切诗歌都以情感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表达对象。情感就是文学性之一。《蒋敏,我们将记住你的名字》不是浮泛的呐喊,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发自肺腑地讴歌人民警察蒋敏,是一曲英雄主义的颂歌。西方象征派、现代派诗歌以晦涩、朦胧见长,以远离生活取胜。该诗取材于现实中的真人真事,是以“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人民警察蒋敏作为讴歌对象。
  诗歌呈现跳跃性结构。从外形上看,诗歌是分行、分节排列的,这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表层结构形态。诗歌结构的这一特点,是由它的审美特性决定的,其情感和想象逻辑是不受时空的限制,它忽此忽彼,忽前忽后,跳荡不已的。正因为它具有跳跃性,更有利于调动读者的想像去构建另外一幅图景,不啻于再创作。

一个个惨不忍睹的场面
一次次在你流血的创口上撒盐
你在心底里默守着一个念头
救人 救人 救人
忙碌的身影一刻都不停顿
直到一次次昏厥

  此节诗为读者构建出了蒋敏在地震灾区奔前跑后的情景。她置身死于不顾,与人民情相共、心相连、血相通。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在四川汶川的地震中
痛失了十位亲人
父母 女儿 骨肉分离
十支利箭穿心
你的血都流淌进肚里
脸苍白得像雪片
憔悴的身体仿佛随时要倒下

  亲人逝去,她寸断肝肠。“随时要倒下”的身躯靠什么来支撑,靠的是一股信念,那是对人民的热爱,对党的忠诚的自然流露。人民警察爱人民,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了警察应异于常人,尤其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我们的人民警察总是冲锋陷阵、绝不退缩。

你与她们相同的是
坚强
不同的是你仍然需要
坚强

  坚强,是一种民族精神。国难当头,中华民族要坚强地挺住,要雄起。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尽管此灾难给国家与人民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民族伟力展示得淋漓尽致,特别像蒋敏这样的人民警察,又一次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即使是警察
你歇一歇
也是天地应允!

你却挺直身子
向亿万双关注和钦敬你的目光
恭恭敬敬 规规范范
敬个礼
蒋敏,你不仅是女儿和母亲
你还是警察,是战士
大爱是你的品格
执着才是你的禀性
那身警服和耀眼的徽章
穿在你身上
戴在你的头顶
最靓!

  英雄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旗帜,是先进文化创作的主旋律。蒋敏是和平时期的英雄。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必须向人民群众特别提供更多的具有充分感染力的英雄主义文艺作品,让英雄主义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信,激励整个社会昂扬奋进的号角。这是党的也是公安作家们的历史责任,是和谐文化建设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蒋敏,我们将记住你的名字》问世正当时。郝泽军先生承担起时代的重托与历史的使命,做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创造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诗篇”,成为构建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

430035 武汉市桥口区古田三路特1号湖北警官学院(北院)宣传部 张友文
电箱:youwen2039@163.com 电话:027 83497528 01397141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