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启动
[2004-1-9]

作者:黄兆晖
来源:新诗歌网
点击数:3613


  将与新京报联合主办;年度总奖金提高到20万;推荐评委阵容有所扩大


  去年,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成功举办,成了中国文学界的重要事件,该奖的创设,新近还被一些媒体评选为“2003年度中国十大文化新闻”之一。今日,令众多读者和文学界人士翘首以盼的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正式启动。它将改由南方都市报和京城新锐媒体——新京报——联合主办。大奖依然为个人独得10万元奖金,其余各奖项的奖金由原来的每人1万元提高到每人2万元,总数共计20万元,是国内年度奖金最高的文学大奖。
  这个由大众传媒创设的全球性华语文学大奖曾经引发文学界的热烈关注,多数人对该奖的独特性和民间立场大加赞许,但也有人担心媒体会以自己的标准侵犯文学,甚至有人怀疑它会和商业合谋而影响其权威性。当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揭晓,无论是获奖名单还是评奖程序都打消了人们的顾虑。公开讨论、国家公证员现场监票、评委记名投票制等规则既保障了评委们的自由抉择,又杜绝了随意性和徇私舞弊。而史铁生、韩少功、于坚、李国文、陈晓明、盛可以等人分别获得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年度小说家奖、年度诗人奖、年度散文家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各种文学精神和艺术探索都受到关注和重视,则体现了这个奖项的开阔视野和专业水准,以致终审评委马原惊呼这个奖“比所谓专业的文学评奖还要专业”。这种专业精神的建立,首先得力于出资媒体信守承诺,对评奖过程不作任何干预。
  业界人士认为,由传媒来举办这么一个全球性的华语文学大奖是有开创性意义的,具有别的同类评奖所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并改变了传统观念中的文学和传媒的对立关系。南方都市报副主编陈朝华表示,“与文坛保持必要的距离”保证了大奖的透明度和独立性;评委会秘书长、青年文学批评家谢有顺则说,该奖重评奖结果,也重评奖程序,它要维护的是文学的创造性和基本精神;主办单位强调,要保证这个奖的连续性,尤其要始终贯彻“反抗遮蔽,崇尚创造,追求自由,维护公正”的评奖宗旨。
  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惹人注目之处就是强势媒体南方都市报将联合“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新京报共同打造。南方都市报副主编陈朝华认为,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这两家关系密切的媒体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将大大增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全国的影响力。
  本届大奖在推荐评委上,阵容有所扩大,新增加了《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香港文学》(香港)、《作家》(香港)、《美华文学》(美国)、《国际华文诗人》(澳大利亚)等刊的负责人,从而使推荐评委达到了30人,视野更开阔,更具代表性。这些推荐评委将推选出侯选篇目,然后由学者程文超、作家马原、编辑家林建法、传媒负责人陈朝华、文学批评家谢有顺组成的终审评委团,在国家公证人员的监督下,经记名投票选出年度各个奖项的获奖作品。谢有顺介绍说,本届大奖在总结既往经验基础上做了一些细节上的改进,如,终审实行二次投票制,以减少误差;获“年度杰出成就奖”提名而未能获奖者,将自动进入单项奖的角逐等。但“变化的仅仅是一些程序上的细节,不变的是我们对文学的尊重和崇敬”。马原表示,在评奖中,会进一步关注海外的华语作家群体,关注海外华语创作,以进一步扩大“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华语世界的影响力。
  随着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正式启动,文学的声音将再度点燃每一只关心文学的耳朵。